查看原文
其他

耶和华:我若长久相争,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能逃脱。。。

凌云先生 太乙玄门 2021-08-07

作者:凌云先生


导读:

先知《哈巴谷书》:

神从提幔而来。

圣者从巴兰山临到。

。。。

在祂前面有瘟疫流行;在祂脚下有热症发出!!!

祂站立,量了大地;观看,赶散万民; 

永久的山崩裂;长存的岭塌陷;祂的作为与古时一样。。。

我见古珊的帐棚遭难,米甸的幔子战兢。。。

耶和华啊,祢乘在马上,坐在得胜的车上,

岂是不喜悦江河、向江河发怒气、向洋海发愤恨吗???          

祢的弓全然显露,向众支派所起的誓都是可信的!

以江河分开大地。

山岭见祢,无不战惧;大水汜滥过去,深渊发声,汹涌翻腾(原文作向上举手)。

因祢的箭射出发光,祢的枪闪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宫停住!!!

祢发愤恨通行大地,发怒气责打列国!如同打粮!!! 

旧约:

以赛亚书:必有响声达到地极,因为耶和华与列国相争!!!

耶和华:我若长久相争,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能逃脱。

耶和华啊,谁敢不敬畏你?谁敢不荣耀祢的名?因为祢的正义法令已经显出来了。。。


正文:

当曹操踌躇满志地站在赤壁矶对岸的长江边时,当崇祯帝歇斯底里地指挥抵御李自成的大军时,当爱新觉罗·玄烨懵懵懂懂地被推上太和殿的宝座时,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一个微小到看不见的主角,正左右着他们面前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改变着他们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煌煌一部人类文明史,除了征战杀伐,权谋争斗,宗教艺术,文学科技之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那就是疾病。由于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其实才是食色之外,人类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回顾中华五千年沧桑,疾病,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瘟疫,曾经无数次在有意无意之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瘟疫,是中国古人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疾病。根据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史料记载,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大陆爆发的较大规模瘟疫竟达700多次。

早在上古时代,瘟疫就相伴于人类的左右。只不过当时人口稀少,各部族相对隔绝,疫病没有条件大范围地传播和流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瘟疫也开始深深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黄帝内经》、《吕氏春秋》以及《史记》等著作都阐述了对瘟疫防治的认识。然而在《史记》成书后的300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降临了....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大起义爆发,各地豪强纷起,群雄逐鹿天下,大凡中国人通过小说《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都耳熟能详。然而在胜利者的辉煌功业背后,是生灵涂炭、白骨遍野。根据官方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时,全国的在册人口是5649万;而仅仅123年之后,三国归晋时的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人口锐减至1616万左右。尽管这些不准确的数据没有包含逃亡、隐匿的人口,但是仍能反映当时人口损失的严重状况。除了连年的战争和灾荒,造成这一局面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瘟疫。三者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演了汉末三国那一出出怵目惊心的惨剧。

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在兵戈撞击与痛哭哀号声中,当时被通称为“伤寒”(不同于现代所说的伤寒病)的瘟疫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并在汉献帝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204年--219年)达到了高峰。当年的亲历者曹丕沉痛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他提到的这四个人都位列“建安七子”,是当时著名的文学青年或文学中年,却都在建安二十二年的中原大瘟疫中染病而亡。上层文士尚且如此,下层百姓的状况可想而知。曹植在描述疠气流行时就说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对于这一幕幕惨痛的情景,曹丕和曹植的父亲有更为生动的描写。当看到曾经繁华的都城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曹操伤感不已,写下了千古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对于他来说,瘟疫带来的痛苦只怕不比任何人少,甚至更多。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大军,和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在巨大的优势下却惨败而归。在小说家极力渲染的反间计、连环计、借东风的背后,正是由于一股并不起眼也无法控制的势力偶然站在了孙刘联军一方,胜利的天平才最终倒向他们。这支力量就是老天爷派出的瘟疫大军。《三国志》有多处记载曰:“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先主)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征服天下的雄心就是毁于这场威力巨大的瘟疫,小小的病菌就这样大大改变了历史进程。

恐怖的瘟疫造就了“医圣”张仲景的横空出世。他为了拯救民间疾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治疗疫病的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尊为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然而即便是在张仲景的家族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200多口人就有2/3死去了,其中大部分都死于伤寒。医圣对此除了悲痛,更多的也只有无奈。

东汉末年的大瘟疫除了对当时的政治、战争、医学影响巨大外,还对魏晋时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末日般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充满了人生苦短、朝不保夕的慨叹,诗歌以哀叹伤感为主要题材,哲学盛行虚无和放达的思想,士族文人崇尚清谈与玄学,给人以心理慰藉的道教和佛教迅速兴起。这都反映了人类在大瘟疫面前的无助和无能为力。

此后的历朝历代依旧难以摆脱瘟疫的侵袭。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入岭南(今广东)后,本打算以此为基地长久占据,怎奈何“是岁(879年)自春及夏,其众大疫,死者十三四。众劝请北归,以图大利。”黄巢不得已率大军北返,却所向披靡,并一度攻占了京城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尽管黄巢最终败死于泰山狼虎谷,但瘟疫在逼迫他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也已经改变了唐末的争霸局面,五代十国的格局初见雏形。

宋金对峙的1232年的大瘟疫又是一场浩劫。当时的金国南有南宋,北面被蒙古压得喘不过气。到此年五月,“汴京(今开封)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死亡率相当惊人。短短两年后,金国就亡于蒙古。

光阴荏苒,历史的车轮转眼行进到了明末清初。据《明史》记载,明代从1408年至1643年,共发生大瘟疫19次,尤以明末崇祯年间为甚。与东汉末年相似,明末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气候变冷使降雨区普遍南移,导致北方多年的旱灾和蝗灾,先秦晋,再河洛,后齐鲁;加上官吏腐败昏庸,朝廷政策失当,终于逼反了李自成、张献忠。而此时的瘟疫也站到了起义军一方,给岌岌可危的朱氏集团大厦踹上了致命的一脚。

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十六年(1643年),京师北京从二月至七月瘟疫大流行,“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据估计,北京城当时的人口在80万至100万,这场大疫就夺走了20万人的生命。而在此期间,明军在山海关外的松山大败于清军,关内的李自成、张献忠则数次死里逃生,愈战愈强。十七年(1644年)三月,就在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时,城内却又流行瘟疫,上下一片混乱,染病的明军“鸠形鹄面,充数而已”,丧失了最后的抵抗意志和能力。据现代学者考证,当时明朝连年爆发的瘟疫,很可能就是曾经差点摧毁了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鼠疫。(参见拙作恐怖鼠疫:历史上首次明确病因的大瘟疫,黑色死神:蒙古细菌战引发的欧洲黑死病)当北京内城失陷,刚烈的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时,他是否知道,连小小的害鼠也与他为敌,真是时耶命耶?

最终击败李自成、取代明朝的清王朝也不能避免瘟疫的打击。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有清一代共发生瘟疫300多次,甚至连皇帝的生死、皇位的继承也受到瘟疫的影响。

作为一种恐怖的传染病,天花的历史和人类一样久远。中国晋代道士葛洪在其医书《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道:“以(东汉)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这是中国关于天花的最早记载。尽管早在大约宋代,中国人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然而和古代中国的很多发明创造一样,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发展。(参见拙作天降恶花:比甲型流感早500年肆虐墨西哥的病毒)直到清代,天花仍然是恐怖的杀手,顺治和同治两位皇帝都没能逃脱它的魔爪。而顺治帝驾崩后,年幼的爱新觉罗·玄烨之所以能够从诸位皇子中脱颖而出,即位成为后来著名的康熙大帝,除了各方政治势力的斗争和权衡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康熙已经出过天花,获得了对天花的终生免疫力。当满脸痘痕的康熙一手开创他的盛世时,不知道有没有感谢过夺走他父亲、给他带来病痛、却通过他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天花病毒。

在大自然的暴虐面前,人类始终是被动和渺小的。于是,就在一次次的瘟疫大爆发中,看不见的小角色却在不经意间,深远地影响了我们的大生活,我们的大历史....




万历46年广东大雪 小冰河期来了

鼠疫这种主要以带菌鼠蚤叮咬人类,鼠疫菌经皮肤传 入人体引起腺鼠疫为主要方式,鼠疫菌通过皮肤破损进入体内。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为辅助方式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疾病曾经以100%的死亡率扫荡了亚欧大 陆,导致2亿人死亡。现代社会由于医学发达,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卫生系统,而已经在中国基本上绝迹多年了。
但是就在距离现在只有不到400年前,鼠疫曾如不可阻挡的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关内地区,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是亚洲的历史走向。
1618年,万历46年,广东下起了大雪,这标志着“小冰河时期”的开始,从这时开始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到1638年,崇祯11年,漕河干枯,1640年,崇祯13年,黄河干枯了,而长江和淮河竟然已经全部封冻。

明朝末年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进入小冰河时期,全国性的旱灾蝗灾和鼠疫长年反复上演。对于一个庞大的农业国家根本无力抗拒这种打击。伴随着自然灾害而来的是内部的暴动,东北和西南地区发生的叛乱。


华北连续4年大旱 鼠疫菌高速繁殖
崇 祯10年-14年,中国华北地区连续4年大旱。崇祯14年,在山西北部一个春季干旱荒野上的午后,一只因为体内鼠疫菌正在大量繁殖,而堵塞消化道无法吸血 的跳蚤,跳上一只灰老鼠身上拼命的叮咬它,这时大量的鼠疫菌进入被叮咬的灰老鼠体内。于是鼠疫菌在这个身材比跳蚤大无数倍的新家更加快速的繁衍,十多个小 时以后,灰老鼠开始出现高热症状,它的内脏开始溃烂出血。在灰老鼠死时,它体内的大量鼠疫菌开始转移到附件的其他老鼠身上,随后从一个老鼠家庭向另外的老 鼠家庭传染。
常年干旱食物减少,老鼠们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很快整个地区,都布满了鼠疫菌。干旱缺水也导致了鼠疫菌以更快的速度繁殖。
很快成群结队的带菌老鼠由于高热导致身体炎热难忍,它们到处寻找水源拼命的喝水。于是为了寻找水源,老鼠们集体出发,开始了向四面八方搬家的历程,在这个旅程中更多被感染的老鼠加入了搬家大军。

崇祯14年夏天,中国内地突然出现大群大群的老鼠互相咬着对方的尾巴成群结队渡过江河险阻,进入安徽,河南,河北等诸省。
缺粮民众体质下降 老鼠军团来了

50%的崇祯年份都是大旱,大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体质严重下降,卫生条件极度恶化。在这一年崇祯14年,中国内地还是普遍大旱,在河北春季几乎无雨,老鼠大军找不到水喝继续向更南的南方进军。
同 时饥荒中慌不择食的人们开始偷吃老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吃成片死在路边的老鼠,横扫全国的鼠疫大爆发终于开始了。于是在中国的史书上留下了,崇祯14年始, 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 户,三月路无人行。
山东青州,济南,德州,泰安相继发生大疫。安徽大疫,青蝇大如枣,凤阳府,安庆府,庐州府相继被鼠疫攻陷,死者最多的地方死亡人口达到90%,于是庐州府,就是现在的合肥一带,民有绝户,繁华大街如同静夜,无人行走。

纵横帝国内部的鼠疫,也间接摧毁了帝国的边防系统,比如明军最精锐部队云集的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在明末改朝换代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出作用。
南北数千里大疫 鼠疫摧毁明军精锐

4-8月滴雨不下,飞蝗遮天,鼠疫大军攻入江苏,浙江,嘉兴府桐乡县居民90%被感染鼠疫,蛆虫从房子里一直爬到街道上。邻近的湖州府则损失了30%的人口,民众无病而口中吐血而死,民多投河自杀,哭声震天。
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美一脱者。纵横帝国内部的鼠疫,也间接摧毁了帝国的边防系统,比如明军最精锐部队云集的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在明末改朝换代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出作用。
还 是崇祯14年,还是在这一年,公元1641年,明朝这个老大帝国最后的精锐军团十三万大军开出山海关与满清八旗军进行大决战。北京紫禁城里的皇帝和最高领 导机构的大官们,以及前线的洪承畴,祖大寿两位大帅,决心步步为营,从宁远,塔山,高桥,松山,杏山,锦州以战车大炮为依托遏制八旗铁骑的纵横冲突,一步 步的整体推进。最后在锦州城下的狭小战场发扬火力击灭八旗军。正所谓“火器乃中国长技,而大炮又长技中最猛烈者也”。为了集合起最大的炮兵优势,明军把北 京城上的大炮都千辛万苦的运送到关外战场。

这场大战就是松锦大战,决定着双方的命运。明军扎木城推战车,大炮压阵缓步前进的战法让八旗军非常苦恼,虽然八旗军发动了数次野战冲击,但是都被明军坚阵击退。在盛京的皇太极接到前线的战报,“忧愤呕血”,这说明前线的八旗军处境非常不妙。
但是关内因为鼠疫饥荒,帝国境内到处都是城中半死,街无行人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军长时间在遥远的关外作战,那么粮食饷银的征收和运输都将是无法克服的问题。崇祯皇帝和庙堂之上的首长们着急了。 
在跟着闯王有饭吃口号下,远近灾民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李自成率灾民攻城抢粮 势不可挡

而这个时候,本来已经被明军打的只有半条命的李自成也乘机而起,李自成带领一支规模很小的部队,进入鼠疫饥荒盛行的河南,在跟着闯王有饭吃口号下,远近灾民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这些简单易懂的煽动性极强的儿童歌谣鼓动下李自成大军越来越多。很快李自成就攻陷洛阳,将福王朱常洵,煮熟与将士们共享。

在南方张献忠也利用鼠疫大饥荒,进入湖北,攻克襄阳。并将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等处死。
朝廷现在需要关外明军尽快击败包围锦州的八旗军,随后调入关内平乱。于是皇帝连续发布密令要前线明军尽快出战,速战速决。最后在崇祯14年的秋季,冒然出击的明军战败,多年累积的全部精华丧尽。
最后皇帝催促陕西大帅孙传庭立刻出战剿灭李自成。这时的孙传庭处于苦于鼠疫横行,人死过半,根本无法征收税粮,军队缺乏口粮的困境。最后孙传庭带领饿七扭八歪的大军穿过潼关战败身亡。《明史》云“传庭死而明亡矣”。


这北京大疫之下,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士兵们全都身体虚弱的坐在地上休息,以致鞭子的抽打都不能让他们站起来。以至于李自成轻易的就夺取了北京城。
2个月北京病死20万人 来了1个神医

崇 祯15年,天津开始爆发大鼠疫,有朝染夕死者,日每不下数百人。排门逐户,无一保全。崇祯16年,疫情还在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大疫。病者吐血如 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有的新婚之家,新婚夫妻一起死在婚礼上,有人骑马而行,正在说话,后面的人已经死去。仅崇祯 16年8-10月,就超过20万具染病死者的遗体被运出北京城。时人记载崇祯16年“疙瘩病”“羊毛瘟”盛行,呼病即亡,不留片刻,八九两月,死者数百 万。

10月初的北京,一座恐怖的绝望之城,来了一个担任后补县佐虚职的福建人,他发现了鼠疫的治疗办法。他使用刺血法给病人治病,每天来看 病排队的患者多达万人。到崇祯16年的冬季,大雪纷扬,北京的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也死的差不多了,导致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再加上这位福建人的治疗。 北京的鼠疫病情逐步得到扭转。
但彼时的北京城里,人鬼掺处,薄暮人屏不行。时人称因北京死人太多,鬼魂白天就在城中游荡,夜里更是群鬼夜号,处处鬼影。
第2年李自成兵临北京 杀死救人神医

第 2年,崇祯17年4月,北京这座被鼠疫折磨了超过1年的帝国京城早已元气大伤。京军三大营的军队因为鼠疫死亡过多,正所谓“大疫军死者众”,而京军的 2.7万匹战马,也只有1千匹可以骑乘,京军已彻底失去野战能力。北京内外城墙15.4万个垛口,只能由5万名羸弱士兵据守,这些大疫之下,侥幸存活下来 的士兵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士兵们全都身体虚弱的坐在地上休息,以致鞭子的抽打都不能让他们站起来。
4月16日,李自成的50万农民 军开到北京城外,虽然在崇祯14年大疫以前,李自成曾经屡次被明军打的满中国的跑,但是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双方经过了2天不算激烈的战斗,李自成的大军就 攻陷了这座阴气森森的“鬼城”。冲入城里的李自成大军到处搜刮金银妇女。那位治疗鼠疫,拯救了北京全城市民生命的福建人也被李自成的士兵杀死。 

明军头号精锐关宁军经常在关内杀得高迎祥,李自成等各路反军到处抱头鼠窜。所以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大败,随后1万已经投降清朝的关宁军,又在永平,卢沟桥,保定,庆都,真定等地连续以少胜多大破李自成大军。
吴三桂降清 率1万关宁军九战九捷

43 天后,八旗军联合吴三桂的关宁军大破主要由饥民组成的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李自成部队。一般传说李自成大军是在北京感染了鼠疫才失败的,其实不然。因为在李自 成进入北京的时候,鼠疫已经得到了控制。其原因很简单,李自成的部队根本就打不过明军的关宁军,在鼠疫大爆发以前,关宁军就经常在关内杀得高迎祥,李自成 等各路反军到处抱头鼠窜。所以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大败,随后1万已经投降清朝的关宁军,又在永平,卢沟桥,保定,庆都,真定等地连续大破李自成。

9 月19日,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进入北京,清朝建立。清朝的运气很好,这时席卷肆虐全国的干旱和鼠疫已经消退。明末大鼠疫的发生,直接造成了明朝华 北和江南人口锐减,税银和粮食收入锐减,军队非战斗损失巨大,人民体质虚弱。让仅有10万披甲的满清就征服了中国关内地区。
明末大灾死亡40%人口 清朝顺利进关

一 般认为明朝末年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亿人口,但是在崇祯大鼠疫当中仅仅华北就死亡1000万人口,而根据外国学者估算,明末经过持续的干旱,蝗虫,鼠 疫,天花和饥荒造成全国损失了40%的人口,整个国家元气大伤。就是到1651年,清朝顺治8年,全国也仅有1036万壮年男丁,全部人口在6000万左 右。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一只来自山西北部荒凉山野的染病老鼠,如同穿越心脏的致命一剑杀死了庞大的明帝国,也彻底杀死了 中国历史的进程。1910年10月接替了明帝国位置的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季,异常寒冷。就在这个冬天,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鼠疫袭击了东北。第2年,清朝灭 亡。所以,我们不要亵渎那些萌萌的老鼠,也许这次亲密接触将改变未来的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